公元前657年,晋国爆发了一场足以撼动国家根基的动乱股票十大配资平台,这场风波不仅令晋国政局动荡,还导致太子申生被废除,史称“骊姬之乱”。
晋献公即位后的第五年,他亲自带领军队西渡黄河,发动进攻,目标是渭水流域的骊戎部族。晋军在战斗中成功俘虏了骊戎王子骊子的两个女儿,这两位女子姿色出众,尤其是大姐温婉可人,深得晋献公的宠爱。晋献公毫不犹豫地决定立骊姬为自己的正夫人。然而,晋国的贵族们对此强烈反对,他们认为娶一个亡国之女是不祥的征兆,而且晋献公已故的第一任夫人所生的儿子申生尚在,若新立夫人,必定会引发太子之位的风波。然而,晋献公并未听取反对声,依然选择了骊姬作为新夫人。
骊姬在晋国的地位逐渐稳固,公元前663年,她为晋献公诞下了儿子奚齐。可在儿子出生后,骊姬开始了她的权谋之路。她暗中策划,首先让自己儿子的竞争对手们被清除出局。她通过贿赂晋献公的宠臣,让他们向晋献公进谗言,称边疆局势动荡,必须派贤德的皇子去镇守才能安定国家。于是,晋献公将太子申生、公子重耳、公子夷吾全部调离了都城,远赴边疆。骊姬此举一方面是为了离间晋献公与这些公子的关系,另一方面也因为根据当时的周礼规定,国君的儿子若有封地,便意味着放弃继位之权。通过这些手段,骊姬逐渐清除了对自己儿子威胁最大的人物。
展开剩余65%晋献公为何甘心听从骊姬的安排?原因很简单,他对这些公子的权力感到威胁。特别是太子申生,晋献公曾将军队分为上军和下军,而下军的统帅正是太子申生,这支部队几乎掌控了晋国一半的军事力量,且在晋献公晚期,这支军队几乎包办了所有对外战争。更为危险的是,申生的母亲是齐桓公的女儿,而齐桓公当时正全力推进自己的霸业,申生背后有着强大的支持力量。相比之下,骊姬虽出自亡国之女,但她背后没有强大的公族支持,显得相对安全。最终,晋献公在此情况下选择了放弃申生等人的权力,转而支持骊姬及其儿子。
紧接着,骊姬开始了她的第二步计划。她以晋献公不愿亲自主持每年冬天的祭祖活动为契机,故意将太子申生排除在外,安排儿子奚齐代替太子主持蒸礼,这一举动显然突破了当时的礼制,立即引发了朝堂的震动。尽管太子申生选择忍气吞声,未作反应,但晋国的卿大夫士葛无法容忍这种挑衅,他向太子进言,称若继续留在旧都城曲沃,申生便永无翻身之日,甚至建议他提前逃出,寻找自己的立足之地。申生拒绝了这一建议,他认为自己若逃亡,便是对父亲的不忠、不孝,宁愿在曲沃待下去,做一位摇摇欲坠的太子。
然而,申生最终并未等来晋献公的怜悯,反而等来了噩耗。公元前656年秋,晋献公外出狩猎。当他离开时,骊姬趁机给申生传话,称晋献公梦见了申生的母亲齐姜,并因此感到非常伤感。她劝申生替父亲祭祀齐姜,并带回祭品给晋献公。申生听后深受感动,立即决定祭祀母亲,而后将祭品送往献公。献公得知儿子如此孝顺,不禁心生一丝父子之情,决定邀请申生一起共享晚餐。然而,宴会开始前,骊姬在酒肉中偷偷下毒,并借机提议检验食品是否安全。
申生信任一切,指示宦官检验食物的毒性。就在这时,检验的宦官突然惊叫“有毒!”随即倒地而亡。这个突如其来的事件立即引起了宫中所有人的注意。献公震惊之余,决定亲自尝试这道食物,结果狗食后中毒死亡,随后的小臣也未能幸免。晋献公愤怒至极,认为申生图谋害死自己,立即下令将太子抓捕。申生拼命逃入战车,冲出宫门。
此时,晋献公与申生的父子关系已彻底决裂,晋献公愤怒异常,命人杀害了太子申生的老师。太子申生逃回曲沃,不久后心情郁结,自尽而亡。公子重耳和夷吾得知这一消息后,纷纷逃出晋国,开始了他们的流亡生涯。
骊姬之乱不仅导致晋国政局频繁更换国君,政权动荡不安,直到晋文公重耳经过多年流亡,最终回国继位,才彻底结束了晋国的内乱局面。
发布于:天津市利鸿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