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,谢绝转载 东风100自从2019年阅兵中公开之后,可以说是这些年里火箭军最为神秘的导弹。不仅仅是导弹的特性和性能神秘,同时也很少暴露在公众视野中。相比东风-16/17/26等弹道导弹、东风-10A这类巡航导弹,东风100的曝光度极低。 当然,这一切都是有理由的,东风100算是火箭军装备体系过渡时期,一个相当特殊的型号。 近日,在央视《攻坚-矢志强军向一流》系列节目中,很难得地出现了东风100超音速巡航导弹发射车的画面,其中还有一个更罕见的导弹发射镜头,由于弹体进行了打码处理,不少人认为这是东风100导弹“过于先进,不方便展示”。 其实大家可能看走眼了,发射镜头中打码的那枚导弹,确实也算得上先进,但不太可能是东风100。 在这一集《攻坚》节目中,一次性出动了4辆发射车,并且表现了复杂地形下的无依托发射的场景,这可能是官方首次披露东风100的实战化发射动态。 东风100是2019年国庆阅兵中首次公开的中程导弹,也是火箭军目前唯一一种超音速巡航导弹。
东风100的大部分数据并未公开,网上猜测的所谓尺寸、直径和发射重量,咱们也不过多分析,不过从五轴重型发射车搭载两枚导弹来看,东风100绝对是个大家伙,体型可能只比东风15/16小一点。 目前值得推敲的数据,就只有2024年珠海航展上官方提供的一个简单展板介绍。 东风100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3000至4000公里,最大飞行速度高达4马赫,光看这个数据,就可以确定东风100是目前全球射程最大的超音速巡航导弹。 就连俄罗斯号称吸气式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“锆石”,射程也仅有1000公里,不到东风100的三分之一。
印度人引以为傲的“布拉莫斯”即便走高空弹道也只有300公里出头的射程,最高飞行速度更是仅有3马赫,和东风100差了几个级别。 东风100要满足4马赫极速和3000-4000公里的射程,很显然采用了吸气式发动机,同时还要采用高弹道飞行模式,利用高速进行突防,打击第一和第二岛链上的目标。 不过这些设计指标放在2020年后的西太平洋地区,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了,事实上2019年东风100作为新装备亮相时,就已经是个注定要停止发展的“老装备”了。
当年和东风100同台的东风17,已经宣告着火箭军的导弹装备开始进入高超声时代,最大速度只有4马赫,而且主要采用弹道式飞行航迹的东风100,怎么看都赶不上趟了。 哪怕东风100的射程大出一倍左右,但突防效率却不能同日而语。 再回到这次曝光东风100发射流程的《攻坚》节目,在发射车竖起发射箱之后,出现的导弹起飞场景,弹体被打上了马赛克,很多人觉得这是东风100导弹“过于先进,无法展示”的又一次生动演绎。
其实这是过度解读了,导弹起飞的那个镜头,被打码的导弹确实先进,但并不是东风100,而是当年和东风100同时亮相的东风17。 弹体下半部分依然能看出弹道导弹一级火箭的典型特征,而且发动机的尾焰显然也是固体燃料的特性,东风100的起飞助推发动机可没这么大。 东风17的发射镜头李代桃僵,这并不意味着东风17能够直接取代东风100,毕竟两者执行的打击任务并不相同,所以东风100虽然装备数量不多,却依然服役到今天。
真正能够代替东风100的型号,还得是射程在3000公里以上股票十大配资平台,平均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,极速甚至达到10马赫的吸气式高超声速导弹。 前面提到的俄罗斯“锆石”导弹,虽然号称“吸气式高超声速导弹”,但实际上射程较短,而且平均飞行速度仅有5马赫左右,勉强翻过了高超的门槛。 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打击第二岛链,比如关岛美军基地那样的吸气式高超声速导弹,不仅射程更大,飞行极速也要更高。
或许我们在今年的9·3阅兵式上,就能看到东风100的继任者,那才是给第二岛链美军准备的大礼,是萨德、标准-3之流无法拦截的“必杀技”。 东风100可能会在训练中消耗完备弹,在未来几年里逐步被新型吸气式高超声速导弹所取代。
利鸿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